Monthly Archives: May 2010

欢送会上的美丽花篮

  在业余时间教了7年的中文班,因为自己想改变目前的生活环境而不得不在5月底打上了休止符,学生们特地为我开了个欢送会。因为知道我喜欢吃日本料理,班长预约了她喜欢的那家店,就在西新宿小田急百货附近。     晚上6点半,人们陆续到来,没想到已经回到家乡山形县鹤冈的学生也来了,说来真巧,这段时间,她正好在东京,于是就赶来了。多时不见,她还特地为我们带来了家乡的点心。   席间,美味一道一道地上来,欢声笑语也一个接一个。生鱼片、螃蟹、伊势龙虾、涮猪肉、冲绳荞麦面、酱菜……,养胃也养眼。其中,最有特色的是涮猪肉的调料,那是用两种汤料加芥末调出来的,味道很独特,这是我第一次品尝芥末味的调料,真的让我开了眼界。           酒足饭饱的时候,班长拿出了一个小花篮送给我,看着那些插花,人们都以为是她买来的呢。恰恰不是,是她选各色鲜花亲手制作的,以各色玫瑰蔷薇为主色,配上康乃馨和百合花,还在花篮上扎上一个小蝴蝶结,美丽、优雅又灵巧,寓意着我作为一个女性的今后的美丽人生。   当晚带回家时   三天后依然美丽       我从未接受过如此美丽的花篮,惊喜包住了我,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谢。日本女性的艺术美感与纤细情感,透过这美丽花篮,又一次地展示在我眼前,她们身上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啊。   欢送会总有结束的时候,因为有学生提议在合适的时候,大家一起出去旅游,一位学生就说,老师,欢送会没有结束哟,这是第一次,还有第二次、第三次哟……   我提着美丽花篮回家,也提着一份美好祝福回家,尽管我不再教中文了,但我们还会相见,因为还会有第二次、第三次的欢送会,那份情、那份缘还会延续……    

Posted in 耳听眼观 | Leave a comment

翻来翻去学语言

  听徐文兵大夫讲解《黄帝内经》的时候,他谈到一个现象,就是汉字经过时代的变迁,又被简化后,我们都变得认字不识字了,他是在把中医的术语翻译成英文的时候,才发现自己不识字的。为了把中医术语翻成确切的英语词汇,他开始研究汉字,在翻译的过程中,他对汉字有了新的理解,更接近于汉字原本的含义,于是,有了《字里藏医》一书。   听徐大夫这样一说,引起了我对汉字尤其是繁体字的兴趣,而对他谈到的他在翻译过程中识字,只是听过而已。近来,给一位日本学生讲解汉语时,竟然不知不觉地用到了他讲的方法,忽然觉得用那个翻来又翻去的方法来讲解词与词的细微区别,效果很好,学生会记得老,而且也会明白他们老说的nuance问题。   学生学了点汉语后,把自己要表达的日语意思A翻成汉语B,语法正确,也能被人看懂他想表达的含义,却是不规范的,中国人不会那样用,这就是日本人常说的他们听有些外国人说日语有时会有“違和感”,因为日本人不这么说,也不这么用词,其实,中国人听外国人说不准确的汉语时,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,彼此彼此吧。   于是,我让学生把他的汉语B再直译成日语C,看看那个C是不是等同于他要表达的日语A。如果C与A很接近,那么汉语B就是相对准确的,如果C是日本人不在那个情况下使用的,那么汉语B就是有点问题的。这样翻来翻去,汉语B是不是日语A的最佳译法,就很容易判断了。   学习一门语言时,翻来又翻去,会让我们去琢磨一番,对自己的语言是否确切地理解了?对新的语言是否确切地掌握了?对一些细微的差别是否领会了?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,以后有机会教中文或教日语的时候,可以拿来用用。    

Posted in 我思我想 | Leave a comment

找呀找,找工作

  这个月初就听到消息说,与我同期离开公司的人中已经有一位找到了工作,而且下一个上班地点就在原公司附近几百米,这样,上下班的通勤路线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了,只是换了一个工作内容而已,真为他高兴。   我还记得最后一天他来向我告别的情形。他说,他决定退,但还没有找工作,什么都还没有定下来,想先退再说。他夫人在财务部,也决定退,由于工作交接的关系,要晚他几个月退。当时,人们都挺惊讶他们夫妇俩都退的,一般情况下,总会留下一人看看情况再说吧。现在,他开始新的工作了,而他夫人则刚刚退下来,这样的衔接真的非常棒啊!   失业率持高不下,他能这么快找到工作,是幸运的,但我想那更是他的勤所致吧,听说,他每天都往职业安定所跑,而我去职安的次数屈指可数,一个月也就那么两三次。像我这样退下来了还没找到工作的人,是没有理由抱怨找不到工作的,因为在找工作上还远远不够勤奋,远远不够努力。   《你属于哪种人/Which Kind of Person Are You》中说:“当你从事这一‵职业‵——求职的时候,你也和一个职员一样,上午9点上班,下午5点下班。在你求职期间,如果你想加快求职速度的话,你必须下决心付出所有的时间。因为,你求职的成功率与你所花的时间成正比。”那个找到工作的同事不正是应验了此话?   如果付出所有的时间找工作了,仍然没有找到的话,那就要看看方法与方向是否正确了。我想,大多数人包括自己还是没有把找工作当作一项工作来做吧。试想如果能每天发出几十份,乃至上百份的求职信,简历被通过的可能性不就可以变大一些?失业大军队伍日益扩大的情况下,原来找个10份可以中奖的话,那么,现在就最起码需要找个20份、50份……。这个世界,虽然就职形势严峻,但仍然有公司这边在裁员,那边却在招人,雇佣方与求职方的mismatch还是存在的,大部分人或早或晚还是会有工作可做,但也会有少部分人无业可就,所以,找工作时就一定要全力以赴,并调整方法与方向,这样,那个要你的地方迟早会被你找到,届时,那份工作或许会让你有种伸手可得的感觉呢。当找工作成为自己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在做的工作时,我想老天没有理由不眷顾那个人吧。  

Posted in 职场点滴 | Leave a comment

第二波裁员

  一晃离开职场已有数月,因着一些原公司同事的厚爱,我依然得到了一些原公司的消息,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。尽管知道有些事情迟早要发生,但还是依然有点惊讶其变之快,呜呼!   我曾工作过的两个部门已经消失了踪影,对其中那个我工作了很长时间的部门的消失,我还是曾经预想过的,觉得这是全球策略的一部分,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效率;而另一部门被撤销并被并入别的部门,我倒是觉得这种做法有商榷的余地。如果我是经营者的话,我依然会让那个部门作为部门存在着,是为了让外界知道公司依然在有效运转,尽管困难重重。我不知道公司高层出于什么样的考量,也许是为了减少一个部长职位吧,也许另有我这样的人们看不懂的考量吧。两个部门虽然销声匿迹了,可原来的两位部长依然还是部长,只不过成了别的部门的部长,让人看来甚至还有点升了官的感觉。同事们说,组织机构变了,可是其中的内容与本质还是没有变。是啊,变必然伴随着痛,要真正地变,阻力重重。   还有,就是离上次裁员才4个月,第二波裁员就滚滚而来了,而且要在5月底全部搞定。选择退出的时候,我就在想,一个产品卖不出、一直在靠总部补血的公司能够维持多久?总部会给一个无底洞一直补血吗?第二波裁员肯定还会来。既然不变革,不会有希望,而变呢,会有风险,但也会有一丝的希望,为什么不齐心协力好好地变一下,搏一下呢?这样,就是亡了,也亡而无憾呀。我等碌碌无为之辈都企盼真正的变革,以唤起人心,走出新路,可大人物们呢,除了难,还是觉得难,束手无策,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。刚送走第一波人,留下的人们心稍微定了一下,第二波就无情地又来了,第三波、第四波……也许也会说来就来吧。   其实,日本公司中的员工是很好领导,也很好管的,因为他们听话,会按着规矩办事,一般不会出格,只要有好的领路人,整体的威力是很容易被发挥出来的,可是,如果那些领路人多了点私心,再加上缺了一点能力与魄力的话,底下的人再优秀,也会是无劲可使。   第一次裁员,大家客客气气的,是愿意走的人就走,有些人提交申请要走,还被婉拒。第二次裁员,依然是早期退职募集,虽然不是强制性地让你走,但也多了一点紧张,各部门的头与每个员工进行谈话,让你做决定走还是不走。   那个头认为你是他需要留下的人的话,就会告诫你,你提交早退申请的话,就当作你自己提出辞职处理,经济上得不到什么补偿。而你是他不受欢迎的人时,他就会告诉你,你提出申请,会拿多少钱,言下之意,你赶快卷铺盖走人吧。如果你不快点给他你决定走的答复,他就会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,不停地找你谈话,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。你的意志不如他坚强,脸皮比较薄,松口了,他就赢了。   在他要让你走之前,其实他已经有了人事安排,早已从别的部门弄个他认为可以安心指挥的人进来了。起初,你会觉得很奇怪,为什么要增加人?现在,你就心知肚明了。有做事能力、看不惯他的你走了,他会很舒服地一人独大,比以前更享受当头的滋味,因为没有人可以看懂他的失误了。因为是早期退职募集,而非强制性解雇,如果无论头儿们对你进行怎样的轮番轰炸似的劝说,你还是决意不走,那又会怎么样呢?   我给那个决定留下来的同事送去了鼓励,“做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,不要轻言放弃”。人,有时候是需要为自己争一争的,当然要讲究策略与方法。争了,即便没有获得你要的那个结果,至少你努力过,争取过,至少让那些处置你的人也头疼了一下,不然,你的痛苦就是你一个人默默承担了,而那个施加痛苦于你的人则还是春风得意,心无顾忌。   看看公司的现状,想想过去的时光,员工们自身是不是也有责任?如果员工不胆怯、软弱,我们的工会是不是就可以发出强劲一点的声音,对管理层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呢?那些不怎样的公司高层还能稳坐那么久吗?   裁员风一刮,人心惶惶,每个人都不得不做选择,无论怎样,希望那个选择是当时最好的选择。在选择的十字路口,既要认清现实,也要希望未来,调整之后,继续斗志昂扬地上路。祝福撤走的人们,也祝福留下的人们。  

Posted in 职场点滴 | 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