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thly Archives: March 2010

似曾相似——韩国印象

  虽然韩国与日本很近,申请一下签证就可以飞过去,却没怎么想过要去那儿看看。   堂弟在首尔小住,年前来我这儿,游玩了日本,作为交换吧,赶着他回国之前,春节过后,我便去了首尔。   春节期间,我们在上海相遇,问他是否需要去买一本韩国自助游的书,他答不用。我就这样脑袋空空地于2月下旬从东京飞到了首尔。   在首尔,拿着堂弟为我准备的地图和线路,两天里,从景福宫到南山公园、梨泰院,从北村到仁寺洞、明洞、南大门,基本上知晓了首尔。接着,我们俩又去釜山走了两天。   回来,朋友问我,韩国好玩吗?好玩这一概念有时恐怕因人而异吧。对于我来说,未曾走过的地方都是好玩的,而已经走过的地方,再去,亦会有新的发现,也是好玩的。因为是纯粹的游玩,首尔与釜山,相比之下,我就更喜欢釜山了,因为釜山有海,太宗台、海云台、松岛的美景无一不与海有关。   走过首尔与釜山,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城市、不同的景致,形成了自己对韩国的初浅印象,那就是韩国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,中国和日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韩国施与了影响,但现在的韩国与日本更接近,更像日本,很多东西让我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。   城市不像上海那么高楼林立,依然可以见到不少的矮房子,北村的韩屋群落更是让我感到现代城市中的一片宁静与时间的停顿。   日本地铁车厢里的广告是一道风景,没有坐到座位的时候,我常常会抬头看那些飘在头顶的广告纸,既锻炼颈部的肌肉伸展,又可以让时间快快地过去。没想到韩国地铁车厢内的广告方式形式以及座位下的供热系统,竟然是和日本一样的,不一样的则是车厢里的气味了吧。   不管是韩国引进了日本的地铁,还是韩国人模仿了日本的而自主制造的,但凭感觉我相信韩国的地铁制造技术源于日本。想确认一下自己的推断,便在网上找到了有个日本人写的这句话:“作为日韩共同项目,首尔市的地铁一号线的施工,是靠着日本的技术支援完工的。但是,在开通仪式上,对日本的支援居然一句都没有提到。”   让我觉得像的东西还有公交车,车厢、座位设置和色彩都跟日本的很像。   旅行途中,时时感到韩国很像日本,日本人来韩国旅行一定没有什么太多的“違和感(差异、陌生、不舒服)”吧,问了去过韩国的日本人,回答果然如此。   国内的媒体有时会宣传一下韩国人怎么怎么反日,置身韩国,我不禁要问:“韩国人真的反日吗?!”反日的话,韩日之间的人员往来就会不频繁,可我乘坐的大韩航空回东京时,可是满座啊,为此还意外地收获到了公务仓的座位呢。反日的话,韩国又何必处处模仿日本呢?反日的话,为什么日语可以在韩国走天下呢?从景福宫的售票员到明洞的餐厅拉客人员,还有出租车司机,为什么会冲我几句日语,而不是中文呢?首尔少了成群成群的日本游客,又会是什么样的一座城市呢?   我想,日本对韩国的影响,未必只停留在那个殖民时代,那个时代后的几代人也在受到日本的强大影响,心底里的哈日肯定是存在的,不然,就不会想要模仿和赶超日本了,而且韩国人并没有停留在哈日上,而是在哈日的基础上制造了哈韩,并让来到韩国的哈韩日本人处处感受到方便与欢迎,这就是韩国的可敬之处了吧。   制造那些唯美的电视剧,形成一股韩流,让日本那些上了年纪的女士们回忆起她们那个时代的纯情,一遍又一遍地去韩国寻访那些拍摄地……   漂亮的影星离不开化妆品,化妆品又需要这些影星来造势,韩国化妆品的名气就这样越来越响。东西不错,而价格又比日本的低很多,就这样,挑剔的日本女性也成了韩国化妆品的俘虏。乐天免税店韩国化妆品柜台前的拥挤,就像排队买大白菜似的……   首尔站的乐天超市里有一个特地为日本游客准备的礼品柜台,泡菜、辣酱、柚子茶、人参……均以适合日本人的尺寸包装出现人们眼前,日语导购巡回场内,这些无一不是为了方便日本游客慷慨解囊……   韩国之行,我时不时在比较,韩日两国多年来的互相影响、互相渗透,让我对韩国的印象就是似曾相似。  

Posted in 走马观花 | Leave a comment

煮一口好饭吃

  “你在忙啥呀?”“我在忙吃饭、睡觉呀。”不为的状态,忙的就是吃饭睡觉了,煮一口好饭,睡一个好觉,呵呵。   日本米好吃,人皆有知。因为想吃得香一点,上班的时候,中午的那顿便当中的米饭是我特地早起煮的。虽然不是隔夜饭,但我总觉得做不出饭店里那好米饭的感觉,是不是因为买的米还不够贵,太便宜了?!   其实,每袋米的塑料袋后面都会写着煮饭要领,可我从不曾仔细看过,所以,就是淘完米,任意地放点水便下锅,按下开关就煮起来,电饭煲的显示灯一跳到保温,便掀起锅盖,马上放入保温杯。在速战速决中煮出来的米饭会有点过湿,日本米应有的口感和色泽,我煮不出来。   闲下来了,当然要提高吃的质量了,于是就开始琢磨了,那就按袋上的煮饭要领按部就班试试?没想,这一试,每天煮一口好饭就成了自己的一种拘泥。           一、淘米:手脚麻利地淘米,并换水,直到水不再白浊。二、浸泡在水中:在按下电饭煲的开关之前,至少要把米在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。三、水量的比例:标准情况下,是米量的约1.2倍(电饭煲里的刻度也是以1.2倍来设定的)。      按照这个比例,决定你喜欢的水量。四、闷饭和打松饭:饭煮熟后,请闷大约15分钟左右(保温状态吧)。之后,从底部大把大      把地翻起饭,并打松,直到把多余的水分散发掉。     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按照这个程序,我在超市里买来的最便宜的米,煮出来也能很好吃哟。于是,便把这个煮饭要领与老妈分享,想看看对中国米是否有借鉴之处。   自己能煮一口好饭了,开心之余,想起了以前同事的一则经典。因为老婆偷了点懒,把好好的荞麦面煮坏了,他恼了,在餐桌上对着老婆便吼:“你给我向荞麦面道歉!”  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懒惰而煮不出一口好饭,烧不出一口好菜,那就只有向那饭菜道歉的份儿了。现在的我,应该是对得起日本米了,精心制作,心怀感激地品尝,享受着那碗好饭给我带来的食欲,也享受着这暂时的、能够煮一口好饭吃的悠闲时光。  

Posted in 健康至上 | Leave a comment

赏樱过客

  阴雨过后,难得的一个好天,宅在屋里多时的我,禁不住阳光的诱惑,决定出去走一走,便想到了哲学堂公园。   3月底4月初理应是樱花烂漫之际,可近来气温回冷,樱花并未早早地盛开,4月初的第一个周末才会是樱花最艳的时候。花瓣伸展,花朵满枝,一层压一层,奋力斗奇争艳后要开始凋谢的那一刻是日本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致,那时,赏樱的人们席地而坐,吃着,喝着,聊着,对这一年一度的樱花树下的聚会依依不舍……   日本人心中的赏樱是在樱花树下的欢聚、畅饮、嬉戏,不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,独自漫步樱花丛中,移步换景,就只能算是一个赏樱过客而已了。   之所以想到了哲学堂,是因为在那里既可以看到一些樱花,无论是已经开着的,还是含苞欲放的,还可以看看哲学堂中的那些含有哲学概 念的细微景观。有河,有池,有山坡,有平地,散步一周,也颇为惬意。   隔岸观樱,不大的樱花广场里已经聚着赏樱的人们,悠扬的日本乐曲从一组演奏者的手中飘来,令这赏樱的日本味更浓了。   离开樱花广场,依坡而上,只见只要有樱花树,树下有空地,就有围坐一圈的人们,樱花尚未满开,人们的赏樱兴致就已如此高,待满开之时,又会是何等风光啊。   又依坡而下,来到昌蒲园,勿见那边的亭子里也有一群赏樱人,那个亭子叫主观亭,“主观亭中赏樱人”,一个生硬的哲学感念和一群欢快的赏樱人,有意思!便把镜头对准了他们。转过头来的人们特地向我摆姿势,欣然接受我的镜头,随后又热情地招呼我。一杯甜甜的梅酒递过来,于是,我这个陌生的赏樱过客,很自然地融入了他们的圈子。   信步哲学堂,我没想到自己会被拉进赏樱的队伍,更没想到我和他们素不相识,居然还能聊得来,聊得欢,互道这就是无处不在而不可思议的“出会い”,走出去才有的相遇之缘……  

Posted in 走马观花 | 2 Comments

对色彩的感觉

  正月里,城隍庙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新春灯会,我没有去赶夜市,而是在白天里去了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,看着那些童话般的造型,自然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喜庆与热闹。中国式的色彩、中国式的欢庆,对我真是久违了。     不料,妹却对我说,你不觉得那些颜色很乡气吗?迪斯尼的色彩也会很热闹,却会让人觉得美丽漂亮。妹每年都会来看城隍庙的灯,由于去过了香港和东京的迪斯尼,于是,有了这番对色彩的感触。        回去过春节,总不能空手而归,节前百货店打折的时候,便给小麑子买了些衣服回去,蓝色的外套、蓝色的围巾、蓝色的小帽,妹看到这拼凑起来一套,说,这样的色彩,在上海还不容易买到呢,直说好。当她听到那些被打了折的价格时,更是说日本的东西不贵啊……   过完春节,回来上中文课,课后,给曾经在几年前见过小霓子的学生看小霓子的照片,她问我,那衣服是在上海买的吗?不是,是在日本买的哟。原来她那么问我,是在想这身打扮会不会是在日本买的,因为那色彩给了她感觉……   在Flickr上拥有一群粉丝的Sakuralove (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sakuralove)曾对我说,她大多拍黑白照,是因为拍彩照的话,色彩太多,她觉得自己对色彩的把握还不够好,而色彩配得不好,或不够和谐,就会影响到作品所想传递的信息了,所以就在黑白照上多花了些功夫。在日本和美国生活过的她觉得日本人对色彩的把握还是挺不错的。   搞电视的朋友也曾告诉我,日本电视的基调是蓝色,而中国电视的基调是红色,所以,看久了日本的电视,再看中国电视时,就觉得中国电视有点泛红。   色彩,这变幻多姿的色彩,是我们与周遭的一种超语言的沟通手段,也让我们对周遭赋予更多的想象。   对色彩的感觉,基于一种习惯,看惯了的色彩、离自己最近的色彩就容易成为自己的最爱,大红大绿也罢,浅淡灰暗也罢,哪一个又不是地域与文化背景的体现呢?   对色彩的感觉,也是基于一种比较,有了比较,才会形成自己的审美观,对色彩的组合也会变得挑剔唯美。  

Posted in 我思我想 | Leave a comment

找乐的能力

  年前,听说身边的一个家庭面临解体,他向她提出了离婚,离婚的理由并不是人们常常想到的外遇呀婚外恋,而是他不想再见到她们娘仨,要回到一个人的生活,这个家,不再是他的奋斗源泉,也不再是他的快乐天地。回到家,他就会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房间里,一个普通的、曾经欢乐的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的家,令人唏嘘惋惜,也令人束手无策,不知道曾经拥有的快乐生活如何才能重新回来。   一位独自生活的母亲,也时常向我感叹岁月不饶人,自己怎么会变得对生活中最基本的吃喝玩乐不感兴趣了。女儿远嫁他方,她也不怎么想去那儿团聚,觉得会给他们添麻烦,而故乡的那个家也因为某种原因而暂时不能回了,于是,目前的孤单一人以及对未来的不安,让她心里很烦,影响了她对眼前生活的享受。   这位有点无奈的母亲,那位解体家庭的老公,甚至是那些患了忧郁症的人们,其实他们未必是这个社会中的最弱势、最无助阶层,可为什么他们会不知不觉地陷入闷闷不乐呢?   如果他的家庭没有让他感到越来越多的压力与负担,或者说他也不去扩大这种压力与负担,那么,家就是一个最好的港湾,他还会想要离开吗?   如果她能够期待与女儿的团聚,那么,她就会觉得生活还依然有盼头,一个新的生活在向自己召唤,第二人生还刚刚开始呢。   有的人天生乐观开朗,快乐相随,可即便我们不是浑然天成的积极乐观,我们依然可以抓住快乐,因为快乐是自己的一种感觉,快乐是自己创造的,快乐也是自己寻找来的,虽然财富能助人快乐,但快乐并不与财富成比例,能否快乐,取决于自己的找乐能力吧。   要快乐,就要学会感恩,感谢今天,忘掉昨天那些不快乐的人和事,也不对未知的明天忧心匆匆,因为人能够把握的和享受的就是当下了。   要快乐,就要培养自己的情趣,要能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喜乐,用变化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的点滴惊喜,生活如此之美,哪还有理由自寻烦恼呢?   一个小小的快乐会引来另一个新的快乐,快乐地思想,才能快乐地行动,行动快乐,才会令思想更快乐,积极找乐的时候,烦恼就会烟消云散,就会快乐每一天吧。    

Posted in 我思我想 | Leave a comment

一天一照的浪漫——写给即将为爱远行的她

  回国过春节,她请我吃饭,那天,在龙之梦的洋葱餐厅见到了她和她的德国男友,从餐厅到星巴克,我们三个人漫无边际地聊着,日本、美国、德国、法国……,那个夜晚,他和她的慷慨让我分享了他们的浪漫故事,一天一照的浪漫……   她早就跟我说过她交了一个德国男友,可我却从来不曾问过她“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呀?”,可那份好奇心还是一直在心底留着,于是,斗胆问了,于是,她让他娓娓道来。   原来,他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,常常上Flickr,在那儿他发现了她的作品,于是开始关注。突然,他发现作品的主题从旧金山变到了上海,他有点好奇,那时,他正想来亚洲旅游,就联系她,问她能否当向导,就这样,他来到了上海,她成了他的导游。没想到这短短的几天,引出了之后那长长的、略有波折的跨国恋。   之后,她去欧洲旅游,再次与他在德国相见。   之后,远距离恋爱的难度,何况是跨洲的远距离恋爱,让他们断了联系。但不联系,并不表明彼此不再情寄对方,不久,网络又让他们连上了线。于是,他们想出了一个妙计,每天互传一张自拍照,看到那张照片,就宛如她/他在自己身边一样。一天一张,在他和她的手机里已经藏了很多很多,一排又一排。那些自拍照,有时夸张,有时严肃,但每一张展示的都是一个最真实的我,每一张都含着一份思念与亲切,好浪漫,一天一照,这就是我看到的浪漫,也是我想赞美的浪漫。   再之后,他向公司请了四个月的无薪休假,又来到了上海,住在她帮他租的她家附近的酒店里,于是,远距离变成了暂时的近距离……   加入Flickr的时候,她没有想到她会拥有一群世界各地的粉丝,更没有想到其中的一个异国粉丝会变成自己的亲密爱人,而且是她辗转日本美国,回到故里后才收获到的。   不久,她又要辞别父母远赴德国,到他所在的城市开始学习新的一门语言,到一个未知的世界,迎接人生的又一挑战。为了爱,可以走天涯,深深地祝福我身边的这对跨国恋。  

Posted in 耳听眼观 | 2 Comments

家与根

  那天,看《冷暖人生 台湾老兵望乡》,知道了高秉涵先生。   年过七旬的他,为了让那些在台湾无家的老兵能魂归故乡,二十多年来频繁来往于台湾与大陆之间,捧着他们的骨灰坛一次又一次地登上飞往大陆的班机……   当记者问他对大陆和台湾的感情,他说,台湾是家,大陆是根,他非常感恩台湾给他的一切,但少小就离开的山东菏泽是他的根,他创办菏泽旅台同乡会,还把接力棒交接自己的儿子,正是基于这种对根的情怀吧。   高先生的义举,令人佩服,而他那家与根的话,令我回味……   对大多数旅居海外的人来说,旅居地就是他们的家,因为他们在那儿有房有屋,有伴侣有孩子,那个家园因着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而美丽。在美丽家园安居乐业之后,偶尔还会拖家带口地回到根——那个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看看,寻访一下过去的足迹,感受一下时光的流逝,一解往日的乡愁与思念……   转眼,我也在日本这个旅居地迷迷糊糊地晃荡了多年,日本对我是什么呢?是家吗?我想不是,只能算是个屋吧,一个人的小屋,或者说是一个人生的驿站,不知不觉在这个驿站停留了那么多岁月。   平凡之人都是渴望家的,既然这里还未能成为我的家,为什么不回呢? 回到自己的根之所在,回到那个让我出生成长的家。我想母亲定会高兴无比,尽管她从不曾对我说“回来吧”,因为她觉得如果我是发自内心地想回家了,是一个自己的抉择的话,那么,回家后可能面临的种种不适应定会很快地散去,不会后悔,也不会抱怨。   结束这里的工作,不再贪恋这里的一切,是回家的第一步,不结束在这里的职业,这回家的路又会变得遥遥无期,还好早期裁员政策的出台了,帮我做了一个了断。   “回去后,你会跟你妈同住吗?”担心我不习惯与家人同住的朋友这样问我。   我还未曾这样地想过,回家了,不和家人住在一起,难道再去租一个屋子住住?若是这样,又何必回家呢?   人从一个环境换到另一个人环境,起初定会有不习惯的地方,但人又是很容易适应环境的,又何况是回到自己的家呢?   不再犹犹豫豫,给自己一个期限,回到家,回到自己的根之所在,这是我今年想完成的人生大事,有结束,才有开始,开始新的生活……  

Posted in 我思我想 | 6 Comments

精买细看超市收据

  因为把工作辞了,断了财路,失业保险又还没有拿到,所以购物就不得不三思而行,包括去超市买吃的。   购物前一三思,购物后就会去看收据,一条一条地看看今天买了什么,价格是多少……这一看啊,可真是不看不觉得,原来超市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替他们的失误买单的哟。   买了贴了折扣价的东西,收银员可能没有看到那折扣价,还是按原价输入……   等着付款的人多的时候,收银员的动作会加快,遇到需要手动输入的东西,匆忙之中,可能会多输入一项……   货物价格还是贴着促销价格,可系统已经调价,你是按促销价格购物的,可收据上却会是涨了价的价格……   知道这些可能的失误后,买完东西后,就得在超市当场看一下收据,不然,回到家再看,即便有错,也会懒得去为那些小钱奔波了。   当超市错了的时候,还是十分愿意退还这些小钱的,不会对客人有什么怨言。   失误,难免,但谁都不想莫名其妙地为别人的失误买单吧,所以,还是自己多看一眼为好吧,但也可以眼不见为净,所谓不差钱也……    

Posted in 耳听眼观 | Leave a comment